" />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武当武术 > 太极理论

谈谈太极拳的“不动手”

时间:2019-04-16作者: 武当玄门武术馆

  关于太极拳,杨澄甫宗师有一句简明扼要的论述,他说:“练太极拳者不动手,动手便非太极拳”。又曰:“其根在脚,发于腿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。谓手必要相随,不可自动。”

  何为“不动手”?不动手如何打拳?宗师解释得很明了,手必须与腰腿相随,不能自动。宗师高徒李雅轩先师也说:“以心神意气去缓缓地命令着腰身脊梁,使其带动四肢胳膊臂腿……要丝毫的不自动,不零断动,不局部动,不多动,不妄动……”。

  以上两位先师说得十分精辟。所谓“不动手”,是相对于腰、身、腿而言的。宗师次子杨振基先生说:“一切动作要靠腰带动,腰带,腰拉,腰转,腰脚手……不论如何转,转得大,转得小,转上转下,转左转右,不能单抡胳膊手”。

  那么“不动手”在习练太极拳中有什么意义呢?如何做到不动手?。

  一、“不动手”的价值和意义

  (一)“不动手”符合太极拳用意不用力,松静轻灵和内固精神,外示安逸的本质特征。

  太极拳为内家拳,其功能与要领都以心意为主导。无论是行功走架还是推手技击,都是内在因素起主要作用。故有“用意不用力”、“松静轻灵”和“内固精神,外示安逸”之说。谈到太极拳行功,武禹襄先师曰:“以心行气,务令沉着,乃能收敛人骨。以气运身,务令顺遂,乃能便利从心”。杨澄甫宗师也说:太极拳用意不用力,“全身松开,不使有分毫之拙劲……然后能便利从心,圆转自如”。以上论述足以说明太极拳是以心、意、气、神为主,腰、身、腿为辅’即拳论所说的“神为主帅,身为驱使”是也。

  练太极拳由于“不动手”,一切动作招式均须依靠意气、腰身来带动,以意气催动腰身,以腰身带动四肢,就容易做到不起强劲。动作招式“势如流水,抽丝挂线,绵绵不断……将一趟太极拳形容出来……便是练之得法。如果无心意气神,无腰身带动,光用手脚做简单的肢体运动,就没有太极拳的韵味,也无太极拳的上述特征。在推手和技击上,也会表现得生硬呆板,不松不沉,没有内劲,易为人制。

  (二)“不动手”易使全身放松,内外相合,从而达到上下一气、浑然无间的奇妙境界。

  前面说过,“动手”是肢体的局部运动,易起强劲(拙力,硬力)。强劲一起,全身僵硬,下盘无根,身体上浮,内外不合,重心不稳。相反,“不动手”所练在神,故能身心松静,内气充盈,使内(心意神气)外(腰身臂腿)相合,上下一气o杨澄甫宗师说:“架子不外虚实开合。所谓开者,不但手足开,心意也与之俱开。所谓合者,不但手足合,心意也与之俱合,能内外合为一气,则浑然无间矣”。

  (三)“不动手”利于腰腿运转,做到“一动无有不动,一静无有不静”,使之上下相随,周身一家。

  众所周知,太极拳是全身运动,不是靠手脚自动完成招式和技击动作的。即腰身在意气的引导下,把手送到准确的位置。这样就会做到“一动无有不动,一静无有不静”,上下相随,周身一家。

  习练太极拳,如果“单抡胳膊手”,主动地、局部地做手上的动作,意气必然专注于手而无法催动腰身,也无法带动手脚。这样打出来的拳架会显得呆板僵硬,动作不连贯,手和腰腿断续脱节。如是练拳,“可能一生也摸不出太极拳的味道来,愈练离太极拳功夫愈远”,或“7欠远也练不成”。

  (四)“不动手”利于意气运行和内劲发放,使太极拳功夫容易上身。

  前面说过,太极拳是内功拳,用意不用力,在内不在外。练拳时用意气腰身催动四肢,便慢慢找到命意于腰,举动轻灵,周身一气,圆活贯串,松静沉着,招式顺遂的感觉。最后做到一举手,一投足,便“以意运气,以气催身,以身催手”。时日久之,则倍感丹田凝实,内气充盈,神意收敛,步法沉稳。加上长时间的推手、技击训练,就可发出真正的内劲。否则,要发放内劲是十分困难的。另外,人身的整体力量(亦即整劲)是最大的,手的力量毕竟有限。有人测试过,手的力量只是全身力量的五分之一左右。李雅轩先师说:“上有虚灵之神,中有腰脊之劲,下有丹田之气,三者合一,内外一体,动作无不适宜矣……万不可专于一手一势之作用”。

  (五)“不动手”对促进体内经络疏通和气血流畅,提高健身强体和治病功能效果更佳。

  太极拳属武当功法中的动功,是武当功法功拳兼备并融的一种高层次功法。它不但可以练就高深莫测的技击功夫,还具有扶正祛邪、延年益寿的特殊功能。这一点,三丰师祖在创拳时已寓初衷。他说:“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,不徒作技艺之末也”。《十三势歌》曰:“详推用意终何在,益寿延年不老春”。这说明太极拳技击和健身功能是并存的,是相辅相成的。因而,习练太极拳“不动手”,以意以气催动之,以腰以身带动之,松静沉着,上下相随,健身效果更为明显。赵斌先师也说:“太极拳柔和缓慢,节节贯串,以意领气,以气运身,可以促进体内经络疏通,血气流畅”。

  二、习练太极拳如何做到“不动手”

  (一)以古典拳论为指导原则,做到以心行气,以气运身,松静沉着,周身一家。

  太极拳属武当道家功法,其内意气运行,其外上下相随,而非肢体的局部运动。这就是太极拳的内涵,也是太极拳的精髓。习练每招每式,都要按照这个原则去做。比如云手,若果意气不催,腰身不随,只是挥动双手上下左右的划圈,就很难练就圆转自如,松静沉着和周身一家的太极功夫,“就找不着太极拳的味道,只有太极拳之名,而无太极拳之实”(李雅轩先师语)。又如杨式传统套路的揽雀尾,其所有的动作均以意气腰腿催动而完成,手相对不动。掤、捋、挤、按均靠转腰、弓腰和拉腰来完成,手不自动。其他招式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  因此,用意用气,用腰身带动四肢,是做到“不动手”的关键所在。

  (二)一切动作由腰带动,做到腰带手,腰带脚,不单抡胳膊手。

  这是杨振基宗师的通俗拳论。拳谚说:“太极腰,八卦掌。说明用腰在太极拳中十分重要。众所周知,现代太极拳宗师、澄甫公之次子杨振基宗师,对用腰有独到的见解。他说一切动作靠腰带动,腰带、腰拉、腰脚手……一般手脚不妄动,少动,靠腰带动……不论如何转……不能单抡胳膊手,要注意腰领……”。二十年前,笔者跟他学拳时,他说得最多的也是腰。打左掤揽雀尾时,他就提醒我注意转腰。这个招式有七个腰的动作,六个转腰一个拉腰。打搂膝拗步、倒撵猴、左右云手和单鞭等拳式时,他就说:“先坐实,后转腰,不坐实不能转腰。”打野马分鬃,他强调腰带手,腰带两手上捥下采。毋容讳言,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人打太极拳,都没有做到腰带手,腰带脚,而是“单抡胳膊手”。

  同时,腰在各个招式中有着不同的用法。杨振基宗师不但注重腰,还把用腰分为转、拉、闪、摆、弓、拱、松、沉等不同用法。在当代太极拳家中,把腰的动作分得如此之细,除宗师之外别无他人。只要正确用腰,就可避免手的自动和妄动。

  (三)拳式动作方向的正确与否,也是腰带手脚转动的关键之一。

  武禹襄先师在《十三势说略》中说:“有上即有下,有前即有后,有左即有右。如意要向上,即寓下意……”。此论虽说是与敌交手的原则,但同样适用于行功走架。其意为与人交手,须随机应变,要有上下、前后和左右的意识。如向上(打)须有向下(引动)的意识和动作,前后左右皆然。行功走架也是如此。如白鹤亮翅,欲往上打(拦),先寓下意,即胯腿下沉,带动左手下采的同时往上拉腰,把右手送至头额前。这样,腰身上拉下沉,形成一股对拉劲,既中正,又沉稳。又如倒撵猴、肘底捶或金鸡独立打完后,右手欲向前推出,即寓后意——右闪腰带右手向后转至右耳根,同时退左脚坐实,用腰腿的对拔劲,把右手向前送出。左撵猴亦然,唯左右互换。再如右野马分鬃,右脚随腰向右前方出脚时,身体必须寓左,转向左前方,弓步分鬃时,腰向右转,带动双手左采右例。左分鬃要领相同,唯左右互换。其他招式也是如此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手脚自动与妄动的弊病。

  (四)无明显腰身动作的招式如何做到“不动手”?

  笔者在辅导学生练拳时,一些学生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。他们说,腰身转动明显的招式,腰带手、腰带脚都容易做到。但腰身转动不明显,甚至腰身不动的招式如何带手?这个问题问得好。拳架中确有不少招式在外形上并无腰身转动的动作,诸如起式、手挥琵琶、高探马、金鸡独立、提手上势、左右分(蹬)脚、白鹤亮翅、上步七星、十字手和收式等等。这些招式如何用腰,使之做到“不动手”?

  大家知道,太极拳功夫在内不在外,腰的动作在外表看,无论其明显不明显,都靠意气催动它带动四肢完成拳式动作。诚如起式,当意念和内气催动双手慢慢向上平举时,即想象腰是一根能收缩自如的“弹簧腰”,然后用意将“弹簧腰”慢慢上拉,从而带动双手。双手平肩后,再将“弹簧腰”慢慢下压,催动双手下按,回到预备式姿势(收式要领与其相同)。又如右分(蹬)脚,双手左右分开时,意想胸腔也是一组横向的“弹簧”,用意念把它左右拉开,带动双手向预定位置分开,然后“弹簧腰”上拉,带动右脚向右上方分(蹬)出去。左分(蹬)脚要领同样,唯左右互换。十字手同样是将腰身上拉,跨腿下沉,带动两臂向前向上交合,腰带两臂微微向前掤出。

  其他一些招式的用腰也是同样的道理。手挥琵琶、白鹤亮翅、高探马和金鸡独立均微微向上拉腰。提手与上步七星用的是松腰和沉腰。凡腰脊上拉的招式,胯腿必须同时向下沉实,形成上下对拔之态势,保持身体之平稳。

友情链接: 十堰网站建设